塞湖文联:王春芳
万里长江从唐古拉山奔腾而来,或许是累了,在中游平缓地段的北岸休息了一会儿,就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脚印,龙湖和感湖,老百姓合称龙感湖。河汊港湾,银镜似的在太阳底下熠熠闪光。大片大片肥沃的泥土,生长芦苇,也生长荷菱,那些水灵灵的草儿就一撮一撮的在水下飘摇,啊,鱼们虾们正好在里面捉谜藏呢。
初夏的黎明,太阳还在地平线上挣扎的时候,我开车来到湖边,想尝点鲜虾。一层薄雾在湖面缭绕。一对夫妻扶着蓝色的橡皮船从浅滩缓缓走来,橡皮船装满了白色的塑料篓子,泛起的涟漪打碎了旭日的倒影。湖面像铺了一层玫瑰色的绸缎。
迎面走来一群女人,叽叽喳喳,家长里短。你家装了多少?我家今天还行。笑声像龙感湖的水,一浪高过一浪。男人们慢悠悠稳笃笃的穿着皮裤呱叽呱叽踩在田塍上,滑溜稀软的泥路偏就乱了龙感湖打不动的悠闲……绿的荷,白的水,蓝的船,衬得船梢的姐儿们越发的鲜活,黑红脸堂的男人,更是拉直了眼光,张开的嘴半天合不拢。
“这是谁家的虾?卖什么价?”贩子看中了一家,操着闽南口音的普通话高声喊。那红红的虾儿在白色的篓子里,都举起了一对对钳子,随时准备格斗的样子,偶尔拱出一两条小鱼,正在受着千刀万剐之苦。
姐儿甩着圆圆的屁股走过来:“33元一斤,都是九钱到一两的。”讨价还价,成交数钱。男人如数把钱交给女人,女人腰间的钱袋迅速鼓起了包。脸上荡开来一层层的笑。
“陈姐,你家今早也取了不少吧?”
“诶,不少不少!”那叫陈姐的还没有转过头,那问话的已经走出了好远。晨风吹起她的衣襟,一飘一飘的。
收购的车辆停在湖边,已经满满的。老板催促驾驶员赶紧驱动车辆赶路,有去上海南京的,也有去深圳广州的,这车虾儿经他们一倒腾,赚大钱。
近几年,塞湖实行虾稻共养9000余亩。开春往秧田灌水,投放虾苗,龙虾生长适宜25度的水温。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取虾,小满之前可以取完。亩产200斤左右。纯利润可达2500元。收获的虾儿有自己联系供销商的,也有办事处组织的合作社。
小满之后,农机造田种水稻,翻起的黑浪,让受惊的鱼儿,泥鳅不停的挣扎,跳跃,吸引各种水鸟在这里翱翔,云集。再过一个月,这里一改水乡面貌,远远望去,整齐的秧苗像大草原,那灰灰的鹞鹰不停地在蓝天滑翔,盘旋。
“姐儿买虾不?”有人在问我。
“哦,哦,是的。”我应声。
那大红大红的是老虾,尾部肉多鲜美,有嚼劲。一对大钳子里,那白白的肉儿像玉一样,又嫩又脆,备受青睐。红烧,放点油盐,料酒,醋,干红辣椒,花椒,生姜蒜末。一大盘,一家人洗手上阵,不用筷子。剥壳,吸汁,吃肉,辣的嘴唇红红的,嘶嘶的叫,却不愿停下手,闭上嘴。
青虾几乎属于幼虾,吃起来柔嫩,但肉少,钳子里是空的,一般人留着做苗。把稻田旁边挖一条深沟,炎热的夏天,或是数九寒冬,它们就躲在水沟里,等到来年杨柳依依,春风吹皱湖水时。
我挑了五斤虾。卖虾妇女把盘子里剩下的十几个都给了我,她撑起船儿到荷塘去了。初夏的荷叶还是淡绿卷曲的,婷婷立在水中央,与它的倒影在水平面处交合,在这黛青色的晨光里,和谐,完美。还有一个月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时候了,整个荷塘被绿波覆盖,荷下水面平静,没有光,没有倒影,捧起一碗水,会有深秋水冷三分的感觉。
待到秋收季节,荷叶蓝绿,正是水稻挺直蛮腰,镰刀诠释骄傲的时候。除掉各种成本,每亩收入七百多。
太阳升起一杆高,湖面波光粼粼。精壮的男人们收拾好各种工具,开着小型农用车行走在回家的路上,女人坐在旁边,田间的路有些不平,他们一起晃动,一起前行,卷起的尘土渐渐遮住了他们的身影。
这是龙感湖虾儿肥的一个早晨,希望在这个早晨升腾······